唐宋陶瓷茶具展 |
||||
宋遇林亭窯金彩山水碗 遇林亭窯位於福建省南平武山市星村鎮,1958年發現,發掘報告表明該窯以燒製黑釉瓷器為主,但也兼燒青瓷、白瓷和青白瓷。這窯的金彩黑釉山水詩文碗在建窯瓷器中是較少為人知的一種類型。談論的文字不多,實物也似乎不多見。就是在《武夷山古窯址》這本專書似乎也看不到任何的樣本。 1979 年,福建省泉州府後山遺址發現了一批陶瓷,其中有 14 件金彩黑釉碗,保存得較為完整,但發掘報告似乎也沒有提及發現有金彩黑釉山水詩文碗。多得福建博物院栗建安先生,他用電郵傳給我《福建文博》2000 年第二期裡面福建省博物館撰寫的〈武夷山遇林亭窯發掘報告〉,當中提及在作坊區發現了用金彩描繪山水和文字的黑釉碗。2015年,我們在繼遠美術店內主辦「唐宋陶瓷茶具展」,出版的目錄中發表了十件宋金彩黑釉碗,其中有四個這類罕有的山水詩文碗。胡雁溪先生在〈彌足珍貴的宋代金彩黑釉茶盞〉 一 文中提及他收藏中有八件宋代金彩黑釉茶盞 (現藏北京福海文博園陶瓷館),並估計實際存世量會在百件上下,但在他收藏八件中也未見有金彩黑釉武夷山水詩文碗。 我對這一類罕有的瓷器產生興趣是源於我在多年前看過一篇由英國著名學者 J.G. Figgess 所寫的文章,題目是〈在日本的一件建窯文字茶盞〉 (“An Inscribed Chien Yao Teabowl in Japan”; Oriental Art New Series, Vol. IV, No. 4, Winter 1958, P.146)。文中提及一件屬日本麻生太賀吉氏 (Mr. T. Aso) 所藏,是「日本傳世品」,在日本已有幾百年歷史,可能是在鎌倉時代 (Kamakura) 自福建天目山帶回日本。 其後在James Marshall Plumer 著的《天目 — 建窯瓷器的研究》(Temmoku, A Study of The Ware of Chien) 一書第五章得知兩個裡面繪畫武夷山水和吟詠該處山水風景詩文的碗,其中一個就是上述的一件,而另一件則是十個武夷山水碗中的一曲碗,原屬於另一位日本收藏家,在千葉縣的小倉安之氏 (Mr. Yasuyki Ogura, Chiba Prefecture) ,現藏日本根津美術館。 宋遇林亭窯金彩黑釉碗的紋飾大體上可以分為文字、花鳥、直線紋和山水文字四類,其中以山水文字最為珍貴。 據我所知,金彩山水文字碗都是在碗內繪上武夷山水,在山水紋飾周圍,口沿之下寫上宋代大儒朱熹《武夷櫂歌》詩十首的其中一首。這類碗用作盛茶,本來是一套十個,每個繪有武夷山上九曲溪風景。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的五曲隱屏峰下設武夷精舍講學,為時數十年。《武夷櫂歌》詩十首是朱熹當時吟詠九曲溪山水風光的作品。這十首詩收錄在《宋詩鈔》中,題目為〈淳熙甲辰仲春精舍閒居戲作武夷櫂歌十首呈諸同遊相與一笑〉。根據題目中的年份,我們可知這十首武夷櫂歌詩是作於南宋的淳熙甲辰年,相當於公元1184年。 我在2007年初,在香港買入了第一件遇林亭窯金彩黑釉山水碗,欣喜莫名。當美國紐約的同業和好友懷古堂主 (Kaikodo) 人羅浩先生及夫人 (Mr & Mrs Howard Rogers) 得悉我買得這件罕有的武夷山金彩山水碗,便邀請我在他們每年出版一次的刊物中撰寫一篇相關文章。其後我在他們的年刊中用英文發表了一篇名為〈宋代武夷山遇林亭窯黑釉茶碗〉文章。 該碗內面繪有內有武夷山水,在山水之間還加上景點的名字,當時可以辨認出來的名字分別是「洞天」、「佑人?」(註1)、「獅子石」、「石鼓」、「崇安水」、「會真廟」、「九曲」、「虎鼻石」。山水周圍的詩文是《九曲櫂歌》十首中的第一首,我稱之為「序歌」,文字如下: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 這首序歌的文字與日本麻生太賀吉氏所藏的金彩黑釉碗相同。上海收藏家李金明先生收藏中也有一件「序歌」山水詩文碗(下稱「李」碗),內面所書景點名字的數目與我所藏一件相同,只是其中一處在我的碗上似乎只有「佑人?」兩字,而「李」碗則似乎寫成「冲佑仙(?)觀」四個字 (註2)。 同年8月,我再買得三隻金彩黑釉武夷山水詩文碗,分別繪有武夷山九曲溪中五曲、六曲和八曲山水與及寫上與這三個地方風景相應的詩。現分述如下: 五曲碗內的朱熹《九曲櫂歌》詩: 五曲山高雲氣深,長時烟雨暗平林。 以下是碗內景點的名字: 自廣州樓鋼先生得知中華博物館網標本中心也藏有一個五曲山水詩文碗(下稱「中」碗),碗內的詩文與本人所舊藏的五曲山水碗(下稱「吳」碗)相同,景點有玉華石、羅漢石、天柱峯、更衣石、文公精舍。值得注意是「中」碗所寫的是「文公精舍」四個字,而在「吳」碗上只見「精舍」兩字。 樓鋼先生在他編著的《玩物致知》一書中推斷,中華博物館網標本中心所藏的五曲碗的生產時間,是在1208年(南宋嘉定元年)之後。理由是「朱熹死於南宋慶元六年(1200年),在嘉定(1208-1224)初謚『文』」。因此,他們所藏的五曲盞內「文公精舍」的款識給遇林亭窯器的斷代提供了很好的依據。(註4) 六曲和八曲碗似乎是傳世孤品,從未見於其他公和私收藏或著錄,現錄碗內詩文和景點名字如下: 六曲碗內的朱熹《九曲櫂歌》詩: 六曲蒼屏繞碧灣,茅茨終日掩柴關。 以下是碗內景點的名字: 八曲碗內的朱熹《九曲櫂歌》與《宋詩鈔》中所錄的文字相同: 八曲風煙勢欲開,鼓樓岩下水瀠洄。 以下是碗內景點的名字: 最近,我又購得一件七曲碗,似乎也是傳世孤品,未見於任何公私收藏或著錄。碗內詩文與《宋詩鈔》收錄兩個版本其中一個相同,現錄如下: 七曲移船上碧灘,隱屏仙掌更回看。 《宋詩鈔》中的另一個版本前兩句相同,只後兩句有異。現錄如下: 七曲移船上碧灘,隱屏仙掌更回看。 碗中三處景點不易釋讀,只一處看來是「麗澤」兩字,其餘兩處未能辨認。
結語:宋遇林亭窯金彩黑釉武夷山水詩文碗一向所知不多。這類型在碗內加上山水畫和詩文的瓷器似乎在宋代之前未有發現,是遇林亭窯獨創。考其原因是大儒朱熹在當地生活和講學,配合了當地產茶和製瓷兩種事業,從而產生了這類在中國陶瓷史上非常獨特的瓷器,在人類物質文明、藝術和文化,特別是茶文化方面,有著重大的意義。 根據筆者手頭資料,這類罕有的茶碗存世的只有六款共九個如下:序歌3個,一曲1個、五曲2個、六曲1個、七曲1個及八曲1個。而據上提樓鋼先生的《玩物致知》一書的內容推斷,這類碗的製作時間應該是在1208年(南宋嘉定元年)之後 筆者有幸搜羅了一套十件中的五件,分別是序歌、五曲、六曲、七曲和八曲。五件之中,六、七、八曲為傳世孤品,六曲碗內的詩文可正《宋詩鈔》之誤,而七曲碗亦可以確認《宋詩鈔》所錄七曲詩的確有兩個版本。五件之中的序歌、五曲、六曲和八曲四個碗現已入藏香港藝術館轄下的茶具文物館,為這世界惟一專門收藏中國茶具的博物館增添了四件合適不過的重要藏品。 註1 : 2007年買到這「序歌」碗時,只能認出「佑」字和旁邊似「人」字的字。 註2 : 李金明先生所藏的「序歌」內的「冲佑仙(?)觀」景點名字看來共有四個字,最後一個字肯定是「觀」字,第三個字未能辨認,筆者推斷有可能是「仙」字。 註3 : 2007年8月買到這五曲碗時,未能辨認三字中間的字,其後樓鋼先生告知是「華」字,因此,這景點的全名應是「玉華石」。 註4 : 參看書目1,66〈南宋遇林亭窯黑釉措金詩文盞〉一文。 參考書目文章及網上資料:
2016年11月
未得本文作者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轉載或侵犯其著作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