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樹新苗
現代中國水墨畫展

序言 羅浩

按理,我們應該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卻沒料到界定當代,說說它的特點,竟是如此困難。當代一頭連著過去,這過去是什麼說不清楚,另一頭連者未來,未來更是一片朦朧。當代不停地從無法改變的歷史環境中生成,又不可抗拒地通過一連串被每個人有意無意做出的相聯或不相聯的行為,走向不可知的未來。於是當代藝術──發生在當代的審美決定和行為的不確定結果──便要依時間和空間這兩個參數來定義,要理解它,就只有在某一歷史環境中依靠它與最近的過去的聯系。

空間和時間於是成為所有批評家、博物館館長和藝術史家的良友和助手,因為只要有了時間和空間,才可能有界限,各種展覽、批評以及有關藝術史的文字才有意義。過去的經驗表明,在具體的考察中,兩個參數中的一個是可變的,但這時另一個一定要把牢,考察才會有結果。例如, Jay Levenson 的劃時代的展覽 Circa 1492 將世界的時間固定了,卻在空間上充分地展間,主辦者從 33 個國家借用了 569 件繪畫作品和其它物品。更多的展覽卻遵循另一個原則,即將空間固定而讓時間變化,這就是我們司空見慣的形形色色冠以“某某國珍品 " 之名的畫展。

本次展覽屬於頭一類:參展的 58 位藝術家住在亞洲 | 、歐洲和北美不同的城市裡,參展作品至少有 17 幅是今年創作的,其它也是 1985 年以後的作品。此外,還有些其它規則。首先,參展者必須是有成就的藝術家,年齡不得超過組織者中之最年長者,也就是說,參展畫家須是 1940 年以後出生的。因此,這次展覽所展示的,不單只是當代的繪畫成就,亦是這批年輕的藝術大師今後發展方向。

應邀參展的畫家還須符合另一個標準:他們須自覺地從事中國畫的創作。這一要求既不是指種族或國家,這些畫家實際上來自好幾個國家;也不是指審美、技巧或內容。它只是就手段而言。參展畫家必須以傳統的毛筆和墨汁在宣紙或絹上作畫。因此,用油彩或其它源於西方的手段如集成照片,照相術,裝置藝術品,錄像,電腦及混合手段──進行創作的中國畫家,不在參展之列。我們組織這次畫展的根本目的之一,在於考察國畫運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國畫是“中國畫 " 的簡稱,始見於清朝 (1644-1911) 晚期。當時人們已看到中國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衰敗。國畫運動是對 19 世紀中葉始於日本的“日本畫運動 " 的模仿。日本畫運動針對一些藝術家從技巧到審美都追隨西方,創作油畫或西式畫,強調使用日本的傳統繪畫技巧畫日本主題。國畫運動旨在不靠外援。從內部復興中國的繪畫傳統。從那時直至今日,中國畫家面臨的根本問題,是以復興 (recovery) 求進步,抑或以新興 (discovery) 求進步。 1

第一種辦法要求鑽研經典以掌握傳統技法,經典便成為後世創作的基礎標準;第二種辦法白手起家,徹底拋棄已有的技法和手段。在英國,進步更是一種道德上的改進,因此先鋒派和“最先鋒 " 藝術家幾乎總是受到稱讚。然而,這種沒有羅盤的航行常常是不知所終,而且,視新興高於復興的藝術家總得向我們解釋他們的作品以歷史為基礎,因此能以公認的經典中的標準和價值進行評判。這個公認的標準或是價值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本世紀就出現了許多現代大師,最著名的有張大千 (Zhang Daqian) 、王紀千 (C.C. Wang) 、曾佑和 (Tseng Yuho) 、陳其寬 (Chen Ch'i-kuan) 和王無邪 (Wucius Wong) 。國畫沒有以中國畫家之未來自居,然而顧名思義,不論身處何鄉,它的確是中國繪畫之未來。我們希望這次畫展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國畫這種重要的現代繪畫的現狀和成就。

這次活動是紐約的懷古堂和香港聯齋愉快合作的結果。吳繼遠先生與國畫畫家交往多年,此次為畫展邀請了一批卓越的藝術家。目錄中畫家小傳的搜集、作品上印章和題字的釋文,便是吳先生及其在聯齋的助于何霄華和趙國強完成的。目錄的英文版由張洪及羅美蘭負責。多才多藝的張先生還負責將中文條目輸入電腦,為目錄撰寫一篇短文,並安排參展作品的畫框。畫框是由另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徐世平製作的,他還專門為這畫展創作了一幅作品,“山水 " 。同時我們非常感激江文華教授對其中一篇英文翻譯文章所提出的有意義的修改。紐約 Kaikodo 的康凱若、巫妙子和日本的松本豊子、久保田雅子也為準備這份目錄及安排畫展作了許多工作,我們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

這本自錄,即 Kaikodo Journal 的第六集,是委托 Orientations 的 Elizabeth Knight 和她的職員完成的。有許多工作是與第五集同時進行的,因此我們要特別感謝 Knight 女士,是她的努力使這兩本書的工作得以按期順利進行。

最後,我們要感謝 58 位參展畫家。他們的作品主題、風格和審美視點各異,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當代國畫的活力,以及他們企圖發揚活的傳統的潛力。

 

羅浩

 

注釋:

  1. Dennis O'Brien曾用這些詞匯討論美國大學道德諜的變遷。Dennis O'Brien: "The Disappearing Moral Curriculum" The Key Reporter, Volume 62, number4 (Summer1997), ppl-5

序言 羅浩
前言 吳繼遠
回歸傳統、重現個性當代中國畫新潮
幽靈和新現實──國畫和文化自性
Chinese Painting after the End of Art
網上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