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徵雲集
現代中國水墨畫

中國畫面對的歷史情境與問題

當代中國畫的歷史情境是:失去了權威,擁有了選擇與創造的自由,面對重新開放的藝術市場。

傳統規範、統一意識形態、畫派領袖和公認的大畫家,都曾經是權威。如今,他 ( 它 ) 們或已成為歷史,或巳失去了權威所擁有的尊嚴和力量。傳統規範的經久和威勢,曾標志著中國畫的成熟、完美、重復和衰老;統一意識形態的主導與控制,曾意昧著中國畫與政治最親密的關系和藝術上的通俗大眾化;畫派領袖和大畫家的創造與影響,曾代表著中國畫在一個時代的水準和趨勢。

選擇與創造的自由,意昧著畫家對題材、風格、方法無所顧忌的擇取,在想像、幻想、借鑒和形式創造各方面的充分自主。于是,我們看到了青年一代對古、近既定傳統的激烈反叛,看到了中國畫的多元傾向,看到了畫家們的朝氣蓬勃、徘徊與困惑,看到了價值標準失範與重建的努力。當代中國畫界,充滿著奇變、衝突、熱情、創造、狂妄、幼稚、弄潮、觀望和守成。

改革開放以來,繪畫作品重新進入藝術市場。藝術與收益的結合,刺激了繪畫作品的創作、展覽、出版、收藏和拍賣,也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畫家的生存方式、藝術觀念和創作態度。繪畫“生產指數 " 上升,明星和“大師 " 激增,迎合顧主、畫廊和市民趣味的畫風成為流行現象。辨別真偽優略,明析雅俗高下,建立市場規範,日益成為迫切的課題。

與這種情境相應,中國畫研究與批評也趨于繁榮或熱鬧。激情與夢囈並生,清晰的理性思考與不知所云的彎彎繞共存,徹底的虛無主義和堅定的傳統主義如影隨形,傳統方法、從西方借來的方法與不時死灰復燃的大批判方法、庸俗社會學方法相與錯雜。舊的價值體系失落、新的價值體系未建立的當今,理論批評的某種迷亂是難以避免的。

在國內外拍賣場叫座的,絕大多數是已經過世或已有定論的中國畫名家,這和油畫看好中青年畫家的情況很不和諧。另一方面,新聞媒體不斷推出的中國畫名星,又大多名實不符。但歷史和市場造成的這種陰差陽錯,不意昧著當代中國畫缺乏水准和創造性。功力出眾、才華過人、富于創造性,有希望成為大家的中青年國畫家不乏其人。獨具慧眼的批評家、藝術雜志、收藏家、拍賣行和畫廊,正不斷發現他們,支持、幫助他們,將他們介紹給世界。

中國畫作為傳統繪畫在 20 世紀的延伸與發展,適應不斷出現新的面貌,死守著一種模式、流派和風格進行復制,必定要僵死。但中國畫作為民族藝術的一個品類,是有邊界和基本規範的。如果任何變化、任何創新、以任何手段制成的繪畫都叫做中國畫,無異于對它的取消,正如自由體新詩可以叫詩,但不能叫律詩和詞曲,失去了中國畫基本特點的繪畫可以叫做畫;但不能稱作中國畫或創新中國畫。人的行為和語吉無論怎樣變化和出新,總要有相應的理性規定 ( 包括邊界 ) ,繪畫也不例外。當今有些稱作現代中國畫的作品,其實已經越出了中國畫的邊界。重新進行正名,是遲早要做的事。

中國畫特別是寫意水墨畫,原本是精神貴族即士夫文人的藝術。它的價值意義和語吉方式,與文人的心理狀態、精神追求、趣味傳統息息相關。本世紀,在政治和市場的作用下,水墨畫空前通俗化、大眾化。它被打掉了貴族氣 " 、“冷逸氣 " 、“荒寒氣 " 、“超世氣 " ,但也在極大程度上喪失了傳統文化精神的輝光。當代畫家及其價值目標已迴異于傳統文人,他們的水墨創作在多大程度上還具有傳統人文精神?現代中國畫家能否以及有無必要保持水墨畫的高雅性和超世俗性?今人怎樣吸取傳統藝術的精神遺產,怎樣從西方思想求得借鑒?怎樣面對現實,擴展表現現代世界和現代人的豐富性?

接受對象與環境功能的巨變,是當代中國畫遇到的另一課題。元、明、清以來主要是作為案頭欣賞的卷軸畫、冊頁,在很多情況下變作相對遠距離觀賞的美術館、博物館、會議大廳、飯店和各種公共場合、現代建築里的陳列品。在新的境遇里,不僅原先能品味筆墨妙趣的人少見了,能夠靜下心來進行品賞玩味的時間、心境和氛圍也不同了。多數畫家對環境和功能的這種變化和要求缺乏適應的自覺意識,理論家們尚未對這種變化引起的創作方式、內容、形式和媒材的變異,作充分的學術層面的研究。八十年代以來為適應展覽環境而創作的大型中國畫作品,逐漸注意了視覺衝擊力,強調了大筆觸、大色塊、大氣勢和整體效果。但很多作品只求助于筆墨以外的“做 " 法 ( 如拓印、噴灑、使用添加劑等 ) ,摹仿西方式的“隨機 " “自動 " 作畫方式,作品大多有勢而無韻,有線面結構而無筆墨,大而空。

中國畫的形式語言是個老而常新、看似容易實則困難的話題。人們正在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沒完沒了的說它。一個基本的前提是:研究者首先要懂中國畫,有一定鑒賞能力,對它的傳統、基本理法、語言方式和根本特征有較多了解。可惜我們常碰到相反的情況。譬如,一些人聽到“筆墨 " 二字就恐懼,就大呼“文化保守勢力抬頭 " ,如果不是偏見,便是尚未進入中國畫的門檻。在中國畫語言系統中,筆墨不是唯一的,卻是重要的甚至舉足輕重的。筆墨與媒材、筆墨的常與變、筆墨的風格與格調、筆墨與造型的關聯,筆墨與筆墨程式、傳統筆墨結構的分解與重組等,都是中國畫美學中至關重要的問題。懂筆墨而成為筆墨的奴隸固然可悲,不懂筆墨而慷慨地否定、拋棄筆墨,則只能令人哀嘆了。

上海朵雲軒和香港聯齋古玩號聯合舉辦現代中國水墨畫展奉請教正。

 

郎紹君

前言 祝君波
前言 吳繼遠
中國畫面對的歷史情境與問題
墨畫之時代性
網上圖錄